优游彩票ub8登录无锡模具加工
ub8优游登录1.0下载 · 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行管唐任伍《经济学原理》考研笔记

发布时间:2023-12-12 15:47:46   来源:优游彩票ub8登录

  六、2004-2020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育明一对一学员回忆)

  《公共管理导论》,欧文·休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公共政策学》,杨冠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公共管理学》,汪大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西方行政学说史》,丁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公共行政学》(第4版),张国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公共政策分析: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中国行政管理》期刊近一年论文 党和政府重要会议报告每年必考《公共经济学》(第二版),唐任伍,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经济学原理》(第二版),唐任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公共经济学》,韩康,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经济学原理》,曼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论国家治理现代化》,俞可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党和政府经济、社会领域重要改革

  【知识点 1】„需求理论„ 需求的含义:需求(demand)是指消费的人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 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本身的价格,2,家庭收入水平 3.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 4.消 费者嗜好 5.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 6,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需求定理: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化,即需 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知识点 2】„供给理论„ 攻击的定义:供给(supply)是决定价格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间 内,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上愿意且能供应的商品的数量。 影响供给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 2,生产要素价格和成本 3,生产技术的变动 4.相 关商品的价格 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6.政府的政策 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成正方向变化,即给 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知识点 3】„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弹性理论分为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1. 需求价格弹性 2. 需求收入弹性 恩格尔定律:用于食物的支出与全部支出之比,它可以反映一国或一个家庭富裕程度 与生活水平。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越高,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越高;反之则相反。 3.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4. 供给弹性 弹性理论的运用(核心) 1.总收益的变动 2.农产品价格与生产波动的蛛网模型 这些运用一定要结合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分析。

  【知识点 1】„基数效用理论与消费均衡„ 欲望与效用 欲望一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愿望,消费即满足该欲望的经济行为。 效用:商品满足人类欲望的能力,即从消费某种商品所得到的满足,满足程度高则效 用高,满足程度低则效用低。 基数效用理论: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者所消费的某种物品数量增加,其总效用虽然相应增加, 但物品的边际效用递减;当边际效用递减到等于零以至变为负数时,总效用就不再增 加而是减少。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在其他条件既定,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随着消费数 量的增加,该商品边际效用递减。 原因是: 一是生理或心理原因。 二是物品本身用途多样性。 价值悖论:价值悖论指有的商品效用很大但价格很低(比如水),有的商品效用很小但 价格很高(比如钻石)。解释上述现象的关键是对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概念的区别与理解。水 给人类带来大的总效用,假如没有水人类则没办法生存。但人们对某种商品消费越多,其最后 一个单位边际效用就越小。人们使用或者消费的水很多,最后一单位水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无 足轻重。相对于水而言,钻石的总效用并不大,由于消费者买的钻石极少,他获得的边际效 用很大。 【知识点 2】„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偏好:序数效用论需要假定消费者偏好既定,对消费的人偏好作了如下规定: ① 确定性。消费组合 X 和 Y,下列有且只有一对关系必定成立:XY,或者 XY,或者 X=Y。 ② 传递性。给定三组消费组合 X、Y 和 Z,如果 Xy 且 yZ,则 XZ;如果 X=Y 且 Y=Z, 则 X=Z。 ③ 越多越好。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两种商品对消费的人所提供的相同效用的不同数量组 合,即无论消费者选择曲线上的任何点,所代表的组合给他所带来的满足并无差异。

  无差异曲线特点:第一,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第二, 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第三, 无差异曲线是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负值。 边际替代率:消费者为了保持相同满足水平,增加一种商品数量与必须放弃另一种商 品数量之比。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连续 增加,消费者为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递减。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原因来自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预算线:预算线表示在消费的人收入和商品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人所能购 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它又称为消费者可能性线或等支出线 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归纳总 结出如下规律:当一个家庭收入较少时,家庭收入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较大;随 着家庭收入持续不断的增加,家庭收入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消费比例将逐渐下降。一个国家收入越低, 国民平均收入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占比越高;随着居民富裕程度增加,该比例呈现下降趋 势。 需求曲线】„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知识点 1】„厂商与生产及生产要素„ 厂商与生产 厂商(firm)又称企业( enterprise),是一种使用生产要素、追求利润、组织生产要素生产 并销售、为社会提供产品与劳务的经济组织。 生产要素:是在生产中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 【知识点 2】„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的分类: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 常见的生产函数: 1.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即里昂惕夫生产函数 Q=min(L/U, K/V) 2,可变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3.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知识点 3】„一种可变要素合理投入区间„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给定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不变条件下,某一投入持续不断的增加所带来 的边际产量最终会慢慢的小。 一种可变要素的最优利用和公司制作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可变投入从零增加到平均产量的最高点, 第二阶段,从平均产量的最高点到总产量的最高点, 第三阶段,边际产量等于零之后的阶段,即总产量达到最高点之后的阶段。 【知识点 4】„两种可变要素的最佳配置„

  等产量线:两种投入品数量都可以变化时不同生产方式的选择可能性,即描述厂商产 出给定数量最终产品所用的不同投入品组合。 等成本线:既定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下,生产者所能够买到的各种不同生产 要素组合的变动轨迹。 两种可变要素的最佳配置:成立的条件就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规模收益„ 规模收益类型: 第一种是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函数。所有投入品增加 1%,如果产出增加大于 1%,就得 到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函数。

  第二种是规模收益不变的生产函数。所有投入品增加 1%,如果正好带来出 1%增加,就 得到规模收益不变的生产函数。 第三种是规模收益递减的生产函数。所有投人品增加 1%,仅能带来小于 1%产出增加, 就是规模收益递减的生产函数。. 最小成本法则:MPl/ Pl = MPk /Pk 最小成本法则表明的是,只有当用 1 个单位的货 币购买劳动所得到边际产量等于用 1 个单位的货币购买资本所得到边际产量时,生产要素组 合才是最优的,否则,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厂商就会减少对资本的购买,增加对劳动的购买; 反之,如果后者大于前者,厂商则会减少对劳动的购买,增加对资本的购买。因此,只有当 最后一个货币无论是用来购买劳动还是购买本所得到的产量都相等时,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 才是最优的。 替代法则(substitution rule)是,如果一种要素的价格下降,而其他要素的价格不变,企 业就会用廉价的要素替代其他要素。直到企业投入单位货币所实现的各种要素的边际产量都 相等。

  长期总成本指厂商在长期中在各种产量水平上通过改变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 本,是由产量水平和生产规模共同决定的。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由于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导致的长期均成本下降的 情况。 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是指多产品生产时带来的成本节约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多 种产品的联合生产比单独生产这一些产品成本更低时,这时存在着围经济,反之,如果多产品 的联合生产比单独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更高时,这时就存在着范围不经济。 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又称经验曲线,指随着累积产量的增加或者生产的全部过程的重复, 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能会因熟练而提高,由此单位产品成本就会随着产量的累积而逐步 下降。 成本降低的原因是: 一是操作人员或管理人员对设备和生产技术有一个学习与熟悉的过程, 二是厂商的产品设计、生产的基本工艺、产品线配置、生产管理等方面,随着累积产量的提 高会逐渐做调整适应,也能带来成本节约。 三是厂商的外部的供应商随着累积产量的提高,合作默契程度慢慢的升高,协作更加及 时有效。 【知识点 3】„机会成本与沉淀成本„

  育明考研大印老师结合过去五年公共管理考研真题发现,当前行政管理考研真题越来越灵活,对热点考察慢慢的变多,所以以下参考书目是考生必须要看的,来应对今年可能考察的政府改革热点和政策热点问题:《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公共政策分析: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此外,育明教育的辅导是高校老师+在读研究生、博士联合授课奥,效果很好,历年北大、北航、人大、北师大前三名基本都是育明学员,2019年矿大、地大、北体行管录取的研究生三分之二以上都是育明学员奥。

  论述题在考研专业课中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考查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也可以洞悉论述题的本质,其实回答起来依旧很简单的。论述题,从本质上看,是考查队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对课本的整体框架和参考书的作者的写书的内部逻辑。这一点是我们育明考研专业课讲授的重点,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难度非常大。

  第二,在回答论述题的时候肯定要有条理性,但是条数不宜过多,字数在1500左右。用时为25-30分钟。如果试卷中有3道(正常情况下不会更多)论述题,你可以答800-1000字,如果有两道,你可以答1000-1200字左右。论述题是拉分的关键,也是专业课里分值最高、题量最大的题型,同时往往是概括性最强、最难回答的题型。建议采用“总分总”结构,即前后是起始和总结的套话,中间是要点,要点部分采用4×300(2×150)模式,即分4大条,每条300字,每条又分两小点,每点150字。

  1.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2.下放权力,转变管理方式,吸收社会力量共同治理。3.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选择、考核机制,建立一支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4.增加专家学者以及群众的参与决策渠道,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体制。5.利用现代化、市场化管理方法,加强绩效管理,提高行政效率。6.完善监督和约束机制,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第二章,行政职能:之所以把“行政职能”放在第二章,是因我们这门学科产生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如何让政府更好地履行其职能。所以,本章是整本书的核心。此外,考生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行政管理学这门学科在1887年才诞生,之前却没有存在。而政治学、企业管理等却早就有了独立、完善的学科体系。这是因为在17、18世纪之前,西方一直倡导的是亚当·斯密所提出的自由市场经济,即管得越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所以,政府的地位和作用一直很小,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研究它的必要性。但是,伴随着西方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社会事务越来越多,但是立法机构等无力处理这些事务,所以政府就被推到了幕前。并且政府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在此过程中,政府逐步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这个时候,就有人提出是时候建立一门学科来研究政府了。

  第二章,行政职能:之所以把“行政职能”放在第二章,是因为我们这门学科产生的目的就为了研究怎么样让政府更好地履行其职能。所以,本章是整本书的核心。此外,考生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行政管理学这门学科在1887年才诞生,之前却没有存在。而政治学、企业管理等却早就有了独立、完善的学科体系。这是因为在17、18世纪之前,西方一直倡导的是亚当·斯密所提出的自由市场经济,即管得越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所以,政府的地位和作用一直很小,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研究它的必要性。但是,伴随着西方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社会事务慢慢的变多,但是立法机构等无力处理这些事务,所以政府就被推到了幕前。并且政府的作用慢慢的变大,地位逐渐重要。但是,在此过程中,政府逐步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这样一个时间段,就有人提出是时候建立一门学科来研究政府了。

  【育明考研答案解析】经济学家菲利普斯、萨缪尔森和索洛提出的一条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交替关系的曲线年由菲利普斯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提出,说明了低失业的年份往往有高通货膨胀,而高失业的年份往往有低通货膨胀。1960年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和罗伯特·索洛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反通货膨胀分析》,用美国的数据表明了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类似的负相关关系。

  【育明考研答案解析】供应学派主张以大幅度的减税来刺激供应(供给),从而刺激经济活动。供应学派认为,应该刺激的不是需求,而是供应。企业家之所以扩大生产规模,主要的诱因是利润,是除去纳税之后的净收益。因此,对企业主收入增加部分所课的税率是否合适很重要。政府应确定一个合适的税率,使它既能刺激企业主投资,又不减少政府太多的收入。税率有一个最佳点,当税率超过这一点时,税收的总额反而会下降,因为过高的税率会削弱经济主体的活动,从而缩减课税的基础,最后导致税收总额的减少。因此,出路在于削减政府开支,用大幅度减税的政策来代替刺激需求的政策,大力降低税率。

  供应学派代表人物有提出拉伐曲线的经济学家阿瑟·拉伐,并得到美国前总统里根的支持。在1980年总统竞选中,里根以这一派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套以减少税收、减少政府开支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纲领。里根执政后,执行这一政策。到1984年底,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连连下降,经济稳步的增长也出现少有的景气。

  【育明考研答案解析】 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引发了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凯恩斯革命”,以斯密经济理论为基础的传统的、新古典的经济学说因此让位于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经济理论为核心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1926年,凯恩斯发表了《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开始否定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命题: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存在一致性;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认为自由市场经济制度能够保证个人自由并激发个人的创造潜能,但市场经济存在缺陷,主要体现为在放任自由的经济条件下,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失业是不可避免的,而与放任经济直接相关的三种“基本心理法则”——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倾向和流动倾向,是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而有效需求和失业长期累积,则会导致经济危机。因此,为弥补自由市场经济有效需求不足,克服经济危机,政府必须干预经济生活,通过增加公共投入以刺激消费。为此,凯恩斯以有效需求原理和就业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整套的“反危机”的政策主张:国家调节和干预经济生活、实行积极的公共财政和金融政策以及举债支出等,史称“凯恩斯革命”。

  【育明考研答案解析】 外部性又可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二)简述题(第11、12、13题各12分,第14题14分,共计50分)

  (1)货币供给是指经济中可得到的货币量,银行存款是货币供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取决于各银行的准备金率,而准备金是银行得到但没有贷出去的存款。如果银行以所有储备金持有所有存款即该银行是百分之百准备金银行,银行就不影响货币供给。

  (2)当银行只把部分存款作为准备金时,银行创造了货币,即部分准备金银行在经济中供给了货币:假定经济中的现金总量为100美元并全部存入某银行,该银行的准备金率为10%,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该银行把存款的10%作为准备金,而把其余90美元存款贷出。在该银行发放贷款之前,货币供给是银行中的100美元存款,当该银行发放了90美元贷款后,货币供给增加了,尽管储户的活期存款仍是100美元,但现在债务人持有90美元现金,因此,货币供给增加到190美元。

  (3)这种货币创造并没有在该银行停止,假设该银行的债务人用这90美元购买了某人的东西,这个人又把钱即这90美元存入第二家银行,则这第二家银行在假定10%的准备金率下会发放81美元的贷款,货币再次被创造出来。这样的一个过程会继续下去,货币每存入一次,银行就进行一次贷款,更多的货币即被创造出来。最终的货币创造量取决于银行的准备金率,准备金率的倒数即货币乘数是银行用1美元准备金所产生的货币供给量,在准备金率是10%的情况下,货币乘数是10,即在假定100美元的经济中银行创造的货币供给量是100×10=1000美元。

  (1)经济中总存在失业,而且各年的失业量都在变动,失业率围绕正常失业率即自然失业率而波动,所谓自然失业率是指经济中一般的情况下存在的失业量,而自然这个词绝不意味着这种失业率是合意的或必然的,它仅仅是指这种失业即使在长期中也不会自行消失。经济中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的背离称为周期性失业即失业量围绕其自然失业率逐年波动,而且,周期性失业与经济活动的短期上升与下降紧密关联,即短期经济波动对周期性失业有重要影响。

  (2)失业分为两种类型:①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工人找到最适于自己嗜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这种失业可以解释较短的失业维持的时间;②结构性失业,指由于某些劳动市场上可得到的工作岗位数量不足以为每个想工作的人提供工作而引起的失业,当劳动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它可以解释较长的失业维持的时间。而且,经济中大部分失业问题是由少数长期没有工作的人导致的,即结构性失业是导致经济中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

  寻找工作是在嗜好与技能既定时工人寻找适当工作的过程。由于不同企业间劳动需求存在变动,而且经济总是在波动着,因此摩擦性失业不可避免,寻找工作的过程必然存在。政府通过其管理的发布就业信息的就业机构和公共培训计划来促进失业人群寻找工作,当工人失业时政府为其提供失业保障即为其提供部分收入保护,它提高了一个经济使每个工人与其最适合的工作相匹配的能力,但问题就在于它可能增加了摩擦性失业的人数。

  效率工资是指企业为了更好的提高生产率而支付的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在某些方面,效率工资引起的失业和最低工资法与工会所引起的失业是相似的,是由于工资高于使劳动供给等于劳动需求平衡的水平。不同的是,最低工资法和工会可以阻止企业在工人过剩时降低工资,而效率工资理论认为这种对企业的限制是不必要的,因为企业使工资在均衡水平之上时其状况可能会更好。

  (1)节俭悖论:从微观上分析,某个家庭勤俭持家,减少浪费,增加储蓄,往往可以致富。宏观方面,根据凯恩斯的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节俭对经济增长并没有什么好处。实际上,这里蕴涵着一个矛盾:公众越节俭,降低消费,增加储蓄,往往会导致社会收入的减少。根据这种看法,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就会促进经济繁荣;反之,就会导致经济萧条。由此可以得出一个蕴涵逻辑矛盾的推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萧条,对国民经济却是件坏事。

  ② 正确理解节俭悖论,有助于提高我们对高储蓄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的认识。目前,我国居民的高储蓄不能有效转化为投资;同时居民消费需求不足,造成大量商品生产过剩,企业开工不足,失业人员增加,经济稳步的增长受到影响。为了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给公务员加薪,扩大“低保”范围和提高“低保”标准等一系列措施鼓励大家消费,但这些措施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显然,高储蓄是不利于解决消费需求不足问题的,也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

  ③ 今天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在总体上正从节俭型向消费型转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意识明显增强。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消费心理的某些畸形发展,比如出于面子需要和攀比心理所导致的炫耀性消费、奢侈浪费等非理性的现象。因此,我们不仅要鼓励老百姓增加消费,也要大力提倡理性消费,理直气壮地反对浪费。

  14、根据有关经济学原理,简析我国森林减少、珍稀动物灭绝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

  (1)不同的物品可以按照竞争性和排他性两个指标进行划分,所谓排他性是指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时该物品的特性,而竞争性是指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会减少其他人使用时该物品的特性。根据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不同,可以将物品分为:

  ③ 有竞争性但没有排他性的公有资源,比如清洁的空气和水、拥挤的道路、海洋和野生动物等。(2)我国森林减少和珍稀动物灭绝是公有地悲剧的一个表现,公有地悲剧是一个寓言,说明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为什么公有资源的使用大于合意的水平。当一个人使用公有资源时,他减少了其他人对这种资源的享用。由于这种负外部性,公有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

  ① 管制。管制即是采取命令与控制政策的政府直接管制行为,政府可以通过规定或禁止某些行为来解决搭便车者问题和公有地悲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管制者需要了解某些行业和这些行业可以采用的各种技术的细节。② 税收,如用于纠正负外部性影响的庇古税。相对于强制性的政府管制,经济学家们对税收作为解决搭便车者问题和公有地悲剧问题的偏爱通常大于管制,因为税收可以以较低的社会成本解决这种负外部性,它是存在外部性时的正确激励,并且更有效率,使资源配置接近于社会最优。它既增加了政府收入,也提高了社会的经济福利。不过政府在采用税收作为解决这种负外部性的方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公平合理有效的税制。

  ② 人民币小幅升值,可以减少外汇占款,减轻还本付息压力,有利于偿还外债。同时,随着我国GDP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资产出卖更合算,人民币可直接交易面扩大,包括用人民币购买境外股票,变相的举债功能等,这相当于人民币将成为国际上不付利息的债券,增强了本国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

  ④ 人民币小幅升值,能有效解决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压力。近几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处于顺差状态,而长期的贸易顺差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改变中国对外经济、对外均衡的问题。所以,人民币的小幅升值,不仅可以改变对外均衡的问题,而且还能降低贸易纠纷、高额成本和征税等方面的成本,更加注重国外对我国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改变以低廉价格水平参与国际竞争的局面,不独立地脱离世界,而是更好地融入全球一体化。

  ① 人民币小幅升值,会抑制出口,增加进口。因为人民币升值会导致我国出口企业的成本相应提高,会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出口的持续扩大,从而降低国内大量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这将对我国的外贸出口造成伤害。而且,由于人民币的升值直接抑制或打击出口,会导致诸如土地、劳动力等不可贸易品价格的上升,从而减弱国内需求,进而对就业市场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人民币的升值,也会导致进口增加,从而可能出现贸易逆差,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

  ③ 人民币小幅升值,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一个国家的外汇汇率通常是稳定的,一旦遇到升值压力,就会迫使央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进外汇,从而使得以外汇占款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另外,人民币升值会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尤其是对金融市场发展相对之后的国家来讲,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容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会给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这对依赖外国资本而繁荣的中国来说,其可能造成的冲击不可忽视。

  政府公共投资是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公共投资增加表明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减少则表明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对政府购买或税收总水平的选择。在短期中,财政政策主要影响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因此,政府公共投资通过影响总需求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在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作用下,政府公共投资对国民经济总需求的影响并不简单等同于最初的公共投资额。

  ① 乘数效应是指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了收入,从而增加了消费支出时引起的总需求的额外移动。例如,当政府决定对社会增加1000亿元的公共投资时,政府需求增大,其影响通过两轮效应得以体现:第一轮效应是直接增加了承包这些工程的企业的就业和利润,因为政府一般会把公共投资建设承包给各类企业。随着工人收入的增多和企业所有者的利润增多,他们对这种收入增加的反应是增加对消费品的支出,结果,政府对公共投资的增加还增加了经济中许多其他企业生产的产品的需求;

  (3)另外,企业所有者和工人收入增加,还会引起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和对外国债券需求的增加。而外国债券的需求(例如美元债券)增加,会导致美元升值,给本币造成贬值压力。此外,公共投资的增加导致的国内利率的上升会从两个方面对GNP造成不利影响:一方面,利率上升,使得国内设备投资低下,即挤出效应;另一方面,利率上升增加了对国内债券的需求,减少对外国债券的需求。外国债券的减少,会造成外币贬值,对本币形成升值压力,从而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降低GNP水平。

  ② 随着一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国内的产品与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日趋紧密。因此,国内的财政政策效果有抵消。具体地说,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导致国债发行的增加,从而引起国内债券价格下跌和长期利率上升,刺激国际资本的流入,导致本币升值,进而刺激进口、抑制出口,不利于经济稳步的增长。这一过程就是所谓的“孟德尔一佛莱明效应”。

  ③ 近年来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也对通过发行公债而实施的刺激景气政策提出了怀疑。例如,根据R·巴罗的“国债中立定理”,人们对于未来具有理性预期的能力,如果政府在目前通过发行国债、减税等方式进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人们就会预期到将来政府会增加税收,出于维持将来的生活水平或遗产动机等,人们将增加储蓄,减少当前消费,而边际消费倾向的减小显然会限制公共投资的乘数效应。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